2025(10)
发布时间:2025-10-23 浏览人次:36

先锋·理论
01 / 基于叙事学视阈下流坑村文馆建筑空间与装饰图像的关系研究*/赵一鸣/冷先平
06 / 社会转型背景下关中乡村产住功能变化特征分析*/高鹏飞/刘志伟/兰景旭/张芳芳
11 / 国内大跨建筑天然采光研究成果综述*/李  烨/张明宇/张海滨
16 / 飞行汽车(eVTOL)对办公、商业建筑空间模式的影响/刘典典
22 /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(1949-1976年)武汉科研院所建筑特征研究*
    陈李波/戈劭恺/刘  灿/徐宇甦/李  琴
28 / 基于空间句法的多时期水陆交通空间与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
    ——以苏州古城为例/冯浩宇/胡  莹

设计·技术
33 / 基于“三生融合”理念的小镇客厅设计研究
    ——以龙港印艺小镇客厅为例/林岳辉/雷  震/黄卓炜 
38 / 存量更新视角下北京市百万庄卯区停车环境治理研究*/李晓然/张大玉/陈  彪
43 / 海草房民居空间布局与功能演变研究*/刘芳荣/汝军红 
48 / 多种传统居住建筑形式并存的GIS人地关系溯源
    ——以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为例/陈  颖/姚  赯 
53 / 探讨老幼复合型社区服务中心设计理念及要素
    ——以杭州市三墩镇民生综合体为例*/付  瑶/王广杰
57 / 城市垂直型商业空间在地更新探究
    ——以杭州国大城市广场为例/王  健/吴越悦
61 / 热环境驱动下的住宅小区空间形态优化研究/王东坡/方  露
68 / 既有高铁客站扩建形成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探索与实践
    ——以徐州东站为例/刘  赓
73 / 晋商大院景观基因信息编码与图谱构建
    ——以晋中曹家大院为例*/康  峰/包若晗
79 / 基于轨道微中心理念的北京市郊铁路站点一体化设计探讨
    ——以统军庄站为例*/魏颖楠/孙  伟
85 / 从计算机辅助设计到生成式设计的发展研究*/罗  靖/王  涛/邢  凯
91 / 基于光环境模拟的层叠式体育馆运动空间形体尺寸优化研究*/高  越/黄  勇

规划·园林
97 / 基于环境适应视角的工业遗产再利用价值评价研究
    ——以重庆三线工业遗产为例
    杜伏淋/陈  洋/江龙翔/宋  波/佘山川
103 / 人居环境整治背景下北京香山地区社区级绿道规划设计策略研究*
    周  霞/梁徽茵/田  雪/杨青学
107 / 空间正义视角下绍兴古城历史街区更新模式初探:以徐渭故里为例
    岳晨曦/刘阳雪/胡慧峰
112 / 形态区域理论下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空间形态解析及其优化研究*
    柳轩宇/张祥智
117 / 绿色宜居导向的镇村公共服务设施协同配置策略研究
    ——以沙头镇为例*/洪小春/朱  玥 /蔡  汉/张腾中/陈  炼
123 / 基于红色文旅视角下的战争遗址保护传承对策研究
    ——以厦门“八二三”炮战遗址群为例/刘校汲
128 / 城市住区密度与空间碳绩效相关性研究
    ——以苏州工业园区460个住区为例*
    刘宇舒/林  冰/孙嘉麟/吉仟惠/魏志成
134 / 沈阳市蓝绿空间冷岛效应影响因素及其优化研究*
    胡晓宇/袁敬诚/董潇迪/吉燕宁

文化·历史
140 / HBIM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
    ——以青龙寺大殿为例/尹林杰/王钟箐
144 / 文化基因视角下苏州震泽古镇运河历史景观优化策略研究
    潘  星/常勇利/朱建达
149 / 北宋无遗存历史名园
    ——环溪复原研究*
    李国栋/吴国庆/高玉聪/李依然/黄启源 /王  磊/史  晨 
153 / 个碧石铁路站房建筑特征与风格源流解析
    ——以乡会桥站站房为例/李梦婷/曾巧巧
158 / 基于地域适宜性理论的羌族传统民居空间研究
    ——以四川省汶川县垮坡村为例*/廖  媛/陈  一
163 / 空间—行为动态互动及序列研究
    ——以浙江省永康市雅吕村迎龙灯为例/吕琳晓/潘永刚/杨  梅/吕业成
168 / 活态遗产视角下汉口里分保护更新策略研究/陈  康/张全强/薛梓欣
173 / 真实性语义下近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实践研究
    ——以日本工业俱乐部会馆为例*/王铁博/金承协/王  园
179 / 《营造法式》斗栱美学原理及尺度法则研究(一)
    ——从构件材分值到美学构图*/朱宁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