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(8)
发布时间:2025-10-23 浏览人次:35

设计·技术
01 /     微更新理念下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平衡策略研究
    ——以北京市洪茂沟小区为例/郭晓慧/崔  涵/王珊珊  
06 / 武汉农村老年人照料中心的互助行为特征与空间取向探索/叶子璇/林  静/杨建华
11 / 基于USGS卫星图的庄河上下街历史地段院落形态识别与解析*/赵  悦/李  冰 
16 / 北京市闲置供热站社区化更新策略研究
    ——以平粮社区供热站改造为例/于圣钊/王  韬/李花旭 
21 / 新质空间视角下的城市创新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*
    刘  锐/李天皓/宋肖鲲/窦建奇
26 / 商业街区的集体记忆空间建构研究
    ——以商城县平安驿逗街项目为例*/刘  敏/从旺都吉/赵亢瑢/陈景涛/韦庚男
31 / 以文化立意主导的产业园建筑形象创作案例/吴永超
35 / 基于多元疗愈需求的乡镇医院微更新策略研究
    ——以江阴市第五人民医院为例*/杨春侠/郁祯怡/邢翔瑞/张璟茹
41 / 基于剩余空间理论的城市桥下空间更新研究/巩姝辰/张险峰/梁峰豪/杜常龙
46 / 档案馆建筑低碳设计策略探索
    ——以湖北省档案馆新馆为例/叶  欣
50 /“物”转“信”——中国建筑不同数字化发展阶段的设计思维演变*
    吕奕阳/关鹏轩/蒋博雅/戈  淼

规划·园林
55 / 寺间市井:塑造城乡融合居住社区公共空间“粘滞性”
    ——以杭州金家渡大吉路地块为例*/张嘉珉/王轶丹/王  昕/方  卉
60 / 北京大栅栏与鲜鱼口商业街空间活力对比研究*/王莲霆
66 / 针对轮椅学生的高校无障碍出行环境可达性分析
    ——以贵州大学西校区为例/叶长青/余  铃
72 / 沁河流域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*/林祖锐/李冰洁/陈凯怿
77 / 工业遗产旅游地场景优化路径研究
    ——以合肥市长江180艺术街区为例*/王子晴/邓元媛/蔡奕晴 
81 / 文化线路历史功能对风土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
    ——以太行陉为例*/冯子亭
86 / 国土空间背景下大运河沿线乡村景观特征多尺度识别与分析
    ——以徐州段大运河为例*/康  渊/栾好练/于欣彤/杨北川/李鑫豪/李  莎
93 / 秀山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识别与图谱构建研究*
    丁  奇/张蓝予/陈佳琪/田玉洁/李  鑫
99  /  基于遗传算法的城市滨水界面分层优化策略
    ——以苏州阳澄湖西湖湾区为例/储  梁/丁美辰/原  昊/沈国强/王子强

乡村振兴
104 / 川江流域重庆段传统村落遗产廊道构建适宜性分析
    谢宏杰/刘  琦/徐宇甦/王卫锋/甘无任
109 / 乡村发展下香格里拉民居的问题与新乡土建筑设计策略/杨  楠/扎西培楚/吴  江
114 / 基于空间基因理论的村庄规划发展研究
    ——以特色保护类村庄吕塘社区为例*/丁  锐/张远翼 /祝乐乐
119 / 四态融合视域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路径研究
    ——以新疆屯庄子村为例*
    巴格达尔·赛力克/塞尔江·哈力克/努日买买提·吐鲁逊
124 / 共性需求导向的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
    ——基于MaxDiff调研的车湾村乡村振兴设计实践/林  谷/谢  倩/沈  康 
129 / “三权分置”背景下半闲置农房“私产公用”盘活模式探究
    ——以北京市密云区河西村为例*/刘梦雨/欧阳文

保护·教育
135 / 建造技术主导的建筑学特色课程群建设
    ——以南京工业大学木构建筑课程群为例*
    张海燕/王菡纭/罗  靖/倪赛博
139 /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生态规划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*
    田雅丝/钱万溪/毛倩鸿/姜於能 
143 / 市场新形势下建筑教育的困境与反思/姚怡冰/彭术连/玄  峰
146 / 电影为“媒”——叙事空间设计的教学探索*/柏  春/李  玲/项  浚 
151 / 基于多义性设计的当代教学模式下高校教学空间改进研究
    ——以建筑设计类专业为例*/黄露萱
156 / 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*
    段文婷/岳  华
160 / 诉求与变革:城乡更新背景下建筑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析*/孙磊磊
166 / 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环境设计5R融合式实践教学*
    徐家玲/吕广强 
170 /《设计基础2》实体建构教学的实践与探索*/李  诗/葛述苹
175 / 以光为设计媒介的既有环境可持续更新教学探索
    ——以苏州大学光与空间系列课程为例*/徐俊丽/马润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