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(6)
发布时间:2025-06-23 浏览人次:31

设计·技术
01 /  高密度城区大型医院车行交通组织优化研究*
    郭凇含/呙  俊/张春阳/王  旭/孙方婷
05 / 整体城市设计下的多维适应
    ——郑东新区龙湖金融中心豫资控股大厦*/钟力力/魏春雨/胡天昊
09 / 基于SD法与赛克法则的传统聚落街巷空间活力评价与活化
    ——以福州市林浦村为例/陈淑雅/魏聿祯/郑雯馨
14 / 基于挑战与回应视角的石塘石屋聚落与建筑研究/宣建华/丁钰杰
19 / 产业数字化转型下的金融办公功能空间设计研究
    ——以绵阳科技城新区科技金融街为例*/林再国/王家炜/盛  锴/孟静亭
24 / 多层级的自下而上与建筑公共性营造
    ——乾久美子的建筑设计实践读解*/高  岗/汝军红
29 /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建成区时空扩张研究
    ——以呼和浩特为例*/贺鹏真/胡晓海/刘  婷/任  静
34 / 基于交往行为模式的小学建筑廊空间色彩优化设计*/黄  茜/孙尚泰/凌锶津
40 /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综合体设计策略研究/黄  骏/覃  晴/刘小娟
46 / 大数据中心空间集约化设计的实践探索
    ——以赣州大数据科创城项目为例/哈  晨
50 / 基于行为激发的幼儿园非功能空间研究
    ——以富春未来城幼儿园项目设计为例/赵超楠/方炜淼
54 / GiantAI:面向建筑概念设计的生成式图像智能辅助系统开发与实践*
    李亚琴/吴振昊/朱卓晖

规划·园林
60 / 多水平视角下办公街区绿地恢复性环境的复合优化*/邹  俊/宣晓东
65 / 国土空间规划下基于生态引导的城市设计方法探索:以芜湖市城东新区扁担河
    地块为例/甘文泉/朱玄戈/史恬铭/任昆仑
71 / 文旅融合下的哈尔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*
    柴新旭/封慧颖/葛朝政/侯荣菲/郭丽娟
75 / 建筑与地景触媒
    ——触媒视角下长沙咸嘉湖滨水空间地景化更新改造设计/彭  超
80 /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“有机更新策略”研究
    ——以乐清古城保护与更新为例/任  晔
85  /  京杭大运河沿线文化景观保护发展的优先级识别研究
    ——以徐州段运河为例*/康  渊/王彦彦/李  莎/袁梦瑶/于欣彤/薛  凯
90  /  人本视角下德胜门内大街交通空间调查研究*
    刘阿琳/欧阳文/杨曙睿/孙  雪/陈旖媛

乡村振兴
95  /  湖村共生视角下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研究*/姬  刚/洪亮平
99  /  基于三重乡村空间模型的乡村公共空间转型研究
    ——以永春县花石社区为例*/周成杰/英  浩
104 /“流域—社会”视角下山地传统村落集中连片的保护利用策略研究
    ——以湖北恩施自治州为例*/王  瑶/浦欣成/王  竹/周从越/苗丽婷
109 / 基于主客功能需求耦合的乡村公共设施共享研究*/陈嘉璐/王  洁/徐祖明
115 / 精明收缩理念下苏州乡村空间优化策略研究/李  文/杨新海
120 / 传统村落建筑遗产景观文化特征提取及保护利用研究
    ——以高椅村为例*/赵晨曦/刘沛林/申秀英
125 / 厦门珩厝村风貌提升设计策略探讨/陈若希/英  浩
130 /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乡村“人—产—境”振兴模式探索
    ——以苏州市为例/陈若璇


文化·历史
135 / 从南海边到旧金山:由交通博物馆管窥20世纪初期中国铁路建筑的兴起
    张凌雨/陈  雳
140 / 佛光寺自然人文环境保护研究/王艺山
144 / 基于认知地图的海南儋州东坡书院空间意象研究*/付  晖/秦煜姬/郑子奇/付  广
149 / 梅州市中西合璧客家民居的平面演变研究/杨晓川/赵  哲/张  健
154 / 广东众涌天后古庙的建筑艺术与场所精神/卢锦炽/何俊萍
158 / 高校传统建筑色彩文化探析
    ——以河海大学“河海黄”特征为例*/张  涛/邹  青/张旗航
163 / 瓷业遗产文物主题游径构建研究/丁  硕/张笑楠
168 / 杜工部祠和武侯祠建筑形态对比研究/王国力/李  路
172 / 成都草堂寺建筑特征研究/李  俊/李  路
178 / 歌川广重浮世绘风景画树木辨析*/任康丽/张思维